close

 

 

吳先生右側鼠蹊部有明顯的腫塊突起,尤其是他久站或咳嗽時,更加地明顯。他自已知道這就是脫腸。因為他10年前左側也有這樣的情況,那時他在外院接受了傳統式的腹股溝疝氣的修補手術,但是卻在左側鼠蹊部留下了長長的刀疤,而且有時因為疤痕牽扯導致隱隱地作痛。這一次他選擇了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,不但傷口小,不留疤,術後疼痛也大大減小,隔天就出院,行走自若,十分滿意。

Ingunial_BIG.jpg

 

腹股溝(鼠蹊)疝氣,俗稱「脫腸」。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處有鼓漲感、隱隱痛覺或是明顯的腫塊突出。通常發生在久站、腹部用力咳嗽、用力排便或搬重物時。發生的原因分成二種:先天性或後天性,先天性易發生在孩童,因為睪丸自腹腔內掉至陰囊的自然過程中,腹股溝管沒有自行關閉導致。後天性的易發生在年紀較大或勞動工作者居多,通常是腹腔壁薄弱、缺損、老化,以致腹腔內容物(例如小腸或網膜)鼓出,有時甚至會掉到陰囊內。

lap-hernia.jpg

 

手術是治癒疝氣唯一的方法。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有二,傳統疝氣修補手術及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。傳統疝氣修補手術通常採用半身麻醉,會在鼠蹊部開一個約5公分傷口並切開鼠蹊部的肌肉及筋膜,進行疝氣修補後,覆蓋人工網膜,再予縫合。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過程中採全身麻醉,劃三個大小約0.5公分的傷口,伸入腹腔鏡器械進行疝氣修補手術,在腹壁鬆弛處(鼠蹊內環、直接型疝氣孔洞及股疝氣孔洞)以無張力方式覆蓋人工網膜。

     目前阮綜合醫院採用的是更先進的全腹膜腔外疝氣修補手術,Total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(TEP)   手術完全在腹膜腔外執行,不會進入腹腔,因此幾乎不會有腹內器官損傷(例如腸道)及術後腸子粘黏等問題。因為腹膜前腔是左右連通的,因此兩側疝氣也可以同時經由原來同一組小傷口修補,不須像傳統手術要再增加額外的手術傷口,而且腹腔鏡手術後,疝氣復發率較傳統手術更低,術後也沒有因疤痕導致的慢性局部疼痛及不舒服感的問題,病患接受度高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泌尿科蔡秉儒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