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先生是位65歲退休的醫療相關人員,他的右側的腹股溝疝氣(俗稱脫腸)又復發了,他在幾年前接受過傳統式疝氣修補手術,但是它還是又凸出來,而且感覺十分地不舒服。因為他朋友的大力推荐,這一次他決定到高雄市阮綜合醫院做腹腔鏡式疝氣修補手術。

到了泌尿科門診,經過蔡秉儒主任詳細的檢查及手術過程的解說後,他終於鼓起勇氣,接受了新式的腹腔鏡疝氣手術。經過1個小時的手術後,把之前手術造成的沾黏分離開來,及把又凸出去的小腸及大腸全完整地拉回到腹腔內後,再舖上一張無張力的人工網膜。經過了半年的追蹤,他的疝氣完全沒有再復發了,而且他也十分滿意這次手術的過程。

腹股溝(鼠蹊)疝氣,俗稱「脫腸」。好發於小孩子跟老年人。小孩子大都是先天型疝氣,老年人大都是後天型疝氣,不管是那一種的疝氣,手術是治癒疝氣唯一的方法。

傳統式是由外面切開皮膚,切開筋膜,剝開肌肉層,找到凸出來的疝氣囊,再把疝氣囊由外面推回腹腔後,在肌肉層外舖上一張人工網膜,再將皮膚的傷口關閉。

而腹腔鏡式手術,則是用腹腔鏡由腹腔內將凸出去的疝氣囊及腸子,拉回腹腔,在腹腔內肌肉層及腹膜之間舖上一張無張力的人工網膜,大約7天後人體的組織會與人工網膜合為一體,以增加肌肉的力量並填補腹股溝缺口無力處。

因為腹膜腔是左右連通的,因此兩側疝氣也可以同時經由原來同一組小傷口修補,不須像傳統手術要製造第二個手術傷口才能修補對側的疝氣。尤其特別的是,針對復發型的疝氣,我們可以避開上一次手術沾黏的路徑,選擇腹腔鏡式由腹腔內部修補,而且藉著腹腔鏡光學放大的效果,也令開刀視野更佳的清楚、安全。而且醫學文獻統計,腹腔鏡手術,在有經驗的手術醫師執行下,疝氣復發率更低,術後也沒有長長的疤痕導致的慢性睪丸、精索局部疼痛的問題。

腹腔鏡式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: 1. 有經驗的手術醫師,2. 術中一定要把凸出去的疝氣囊找出來並拉回腹腔,3. 將人工網膜舖設好,就像房子的裝潢一樣,每一項細節都不可忽視掉,才不會再復發而導致手術失敗。阮綜合醫院目前已有超過1000例以上的腹腔鏡式疝氣修補的經驗,所有的手術步驟已有SOP標準流程,大多數的病患平均住院天數1~2天,恢復快速,術後滿意度高,也都能早日回歸到正常生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泌尿科蔡秉儒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